一般人认为头痛眼胀只是自己休息不好,殊不知有可能是急性青光眼发作。这种因认知不足而忽视急性青光眼发作症状的情况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接下来要讲的张大妈就是一个典型。
张大妈平日里身体还算康健,就是脾气有些急躁。
一天,家中因为一些琐事闹得不太愉快,张大妈心里窝了一肚子火,越想越气,情绪十分激动。到了晚上,她就感觉眼睛开始发胀,像是有一股气在眼球里憋着,胀痛感逐渐蔓延开来。紧接着,头疼的症状也接踵而至。
张大妈以为是自己生闷气导致血压升高,引发了头疼,便吃了两片降压药,早早地上床休息,盼着睡一觉起来就能好转。
然而,这一夜她辗转反侧,眼胀和头疼的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愈发严重,看东西也变得模模糊糊,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
第二天清晨,张大妈眼睛疼得几乎睁不开,头疼得直犯恶心,还忍不住呕吐起来。家人见状,心急如焚,立刻将她送往医院。经过眼科医生的详细检查,确诊张大妈是急性青光眼发作。
此时,她的眼压急剧升高,对视神经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医生表示,如果再耽误一段时间,很可能会导致性的视力丧失。张大妈和家人听后,后悔不已,早知道这些症状是急性青光眼的信号,就不会拖延这么久了。
(图:张宏主任看诊图)
急性青光眼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发作起来十分凶险。它通常是由于眼球内房水循环突然受阻,导致眼内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情绪波动、过度疲劳、在黑暗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等因素,都可能成为急性青光眼发作的诱因,就像张大妈,情绪激动就成了这次发病的导火索。
发作时,患者会突然出现眼胀、眼痛,这种疼痛往往非常剧烈,难以忍受。同时,还会伴有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其他疾病,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随着病情的发展,视力会迅速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高眼压持续压迫视神经,会导致视神经萎缩,最终造成失明。
有青光眼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首当其冲,遗传因素使得他们患青光眼的风险比普通人要高很多。此外,患有系统性疾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度近视或高度远视者、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药物者和40岁及以上人群也是高发群体。
为了避免像张大妈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大家一定要对急性青光眼的警惕。一旦出现眼胀、头疼等症状,千万不要自行判断和用药,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要长时间待在黑暗的环境中,看电视、看手机时也要注意适度。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也非常重要,特别是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