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无比珍贵,然而,一些眼病却在悄然威胁着我们的视觉健康,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了解这些容易致盲的眼病,对于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它就像是相机的镜头变混浊了。正常情况下,眼睛里的晶状体是透明的,光线可以透过它聚焦在视网膜上,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物体。
但随着年龄增长、外伤、遗传、代谢异常等因素影响,晶状体逐渐变得混浊,阻挡了光线的进入,从而导致视力下降。
早期可能只是视物模糊,感觉眼前像有一层雾。随着病情发展,视力会越来越差,严重时可能只能分辨光亮而看不清物体形状。
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目前的方法,手术的原理是将混浊的晶状体摘除,然后植入人工晶状体,使光线能够重新顺利聚焦在视网膜上,清晰的视力。
如今,白内障手术技术已相当成熟,具备切口小、创伤小、快等显著优势。在国内外,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可采用飞秒激光辅助)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升高,对视神经造成损害的一种眼病。就像水管里水压过高会破坏管道一样,过高的眼压会压迫视神经,导致神经纤维受损,最终影响视力。青光眼有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等多种类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患者会突然感到剧烈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慢性青光眼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视野逐渐缩小,就像从“望远镜”里看东西,到后期可能导致失明。
治疗青光眼的关键在于降低眼压,可以通过药物、激光或手术等方法。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保护视神经、延缓病情进展非常重要。
这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受损。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糖环境会使视网膜血管壁增厚、变脆,容易出现渗漏、出血,还会引发新生血管形成,这些新生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进一步影响视力。
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是出现轻微的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力明显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础。此外,还可以根据病情采用激光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
视网膜脱离就像照相机的底片从正常位置脱落一样。它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导致视网膜无法正常感知光线和传递视觉信息。高度近视、眼部外伤、视网膜变性等都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
患者会突然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闪光感,视力下降,就像有一块黑幕从视野的某一方向逐渐遮盖过来。
视网膜脱离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以部分视力。
在国际盲人日,深小厦呼吁大家重视眼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以及有眼病家族史的人群。一旦出现视力异常,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程度地保护我们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