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奇的医学世界里,近视手术宛若一座通往清晰视界的桥梁,让无数眼镜侠们卸下重负,重获新生。但这座桥是否真的能一劳永逸,让我们的视力永远停留在状态呢?关于不少小伙伴在后台留言的“ 近视手术‘保质期’”的问题,今天让我们一同揭开其神秘面纱。
近视手术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激光近视手术,在眼球表面的角膜上制作一个透镜来改变屈光力;一类是晶体植入手术,向眼内植入一个可使用的晶体以改变屈光力。
两类手术都是基于患者当下的近视度数进行矫正,而非性地近视。
因此,术后视力的稳定性,是建立在近视度数的稳定性之上。
换句话说,只有当近视度数趋于平稳,不再出现大幅波动时,手术效果才能长久维持。考虑到这点,为了近视党在做完手术后能够长时间地维持良好视力,眼科医生对于想要接受手术的人就会设定 严格的准入门槛 :1.除非特殊情况,近视手术要求患者年满18周岁:
这是因为在人的生长发育阶段,近视者的眼轴会随着身体的发育而延长,从而使近视度数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自然增长,如果此时做了近视手术,效果可能不了多久。而成年之后,生长发育停止,近视度数也就趋于稳定,也就更适合手术。
2. 了解患者近2年来的近视增长速度:
如果你近2年近视度数增长超过100度,那么对不起,医生会让你先去检查判断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增长的原因,至于近视手术,暂时先算了吧!只有等近视度数相对稳定,才能做近视手术哦。
3.术前需要做个严谨的眼部检查:
眼球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对视功能造成影响。因此近视手术前,眼科医生还需要对眼睛做系统而完整的检查,排查各类眼病,如果有任何禁忌症,又得被近视手术拒之门外。也就是说,如果你年满18周岁、度数稳定,符合手术指征且手术很成功,术后也遵医嘱用药、有良好的的用眼习惯,那么近视手术对你而言,就是长期的。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术后1周至1个月是视力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建议少看电视、电脑及手机,避免过度用眼及熬夜,尤其是不要关灯看手机。
即每20分钟向20英尺远的地方看20秒,避免让眼睛陷入疲劳状态,保持良好生活作息。建议患者术后一年内复查6次,分别是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有助于医生实时跟踪患者的眼部情况,从而提出针对性的科学用眼建议。